假玲,救不了遭受现实毒打的人们

今天故事的主题是

聊聊《热辣滚烫》

1

虚假当道。如果不能直面这个真实的社会,就不能获得真正的力量。如果不能直面普通人的处境,又怎么给普通人力量。虚假就是时下大热电影《热辣滚烫》的毛病。电影制造了一个假象,一个人只要努力,就有可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。

假玲,救不了遭受现实毒打的人们

今年的春节档,贾玲带火了一众话题,由她导演的《热辣滚烫》总票房已超33亿,并带火了健身市场。贾玲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弱者,多年不工作,身材肥胖,亲姐妹嘲讽她,闺蜜和男朋友背叛她,亲戚利用她,健身房教练看轻她,老板试图侵犯她。

电影前一个多小时都在刻画这些颓丧,最后引出要为自己赢一次的信念。当痛苦与伤害夹杂在一起被大幅度强化后,只剩下刻意的观感。大部分人应该深有体会,世间的人情并非如此薄凉,不是人人皆有敌意,职场更多的规则势利也不在于容貌与情爱,而是切实的生存境遇。

贾玲或许对自己充满狠劲,但对观众却是不真诚的。她要给普通人力量,却没有挖掘普通人的真实境遇。她构建的只是一个她想象中的反击故事,缺乏核心力量。所以走出电影院时有人会问上一句,“学拳击的钱从哪儿来?”“为什么啃老不工作?”普通人要想反击蜕变,就是得先算算房租房贷、吃饭交通的钱。

2

贾玲在采访中说她最喜欢的拳击运动员是张伟丽,锻炼时会梦想有一天能练成她的样子。张伟丽从一个普通打工人变成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,表面上看,张伟丽就是现实中用拳头赢下全新人生的鲜活案例,但张伟丽曾经的处境,才是大多数人的局限。

张伟丽曾是河北省青年散打冠军,但因伤病不得不早早退役,自此开启北漂路。她当过幼儿园老师、酒店前台、收银员、销售等。做酒店前台时,她每天从早7点干到晚7点,结束后去公园跑步保持身体状态。在健身房工作时,她一个月工资是1500元,还不管吃,恰好健身房有个擂台搏击区,让她知道到柔术、泰拳、拳击,认识到专业运动员,经介绍再慢慢接触到综合格斗圈。

张伟丽曾经的处境,是大多普通人面临的真实世界。她的经历不仅可以回答“学拳击的钱从哪儿来”,还可以引出更多问题,比如普遍的就业困难,即便是省冠军,出路也十分有限。比如职场生存的激烈,工作时间长,薪水却有限。还比如机会是比奋斗更重要的事实,张伟丽自身拼搏坚韧,但真正让她从弱者变成强者的,还是那个公平的、商业成熟的国际化舞台UFC。

在现实中,一个张伟丽成功了,但更多的张伟丽沉默着。

3

虚假有时不是能力问题,而是道德问题。因为这些造假人的,明明知道社会的问题之所在,却避开真正的社会问题,将责任的重负放在个人努力上。

《热辣滚烫》翻拍的是日本电影《百元之恋》。在《百元之恋》中,女主角的麻木与颓丧有一定的社会底色。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,生活成本高,就业困难,年轻人毕业后本就很难找到稳定工作,生活无望,啃老与躺平成了常态。而眼下,我们同样面临很多艰难的时刻,如果不能直面这些真实的苦难,怎么能独自去抵御生活的重拳。

在越是艰难的岁月里,那些擅长忽悠的人,会过得越好。李一舟的案例如此,贾玲的成功如是。因为人们需要希望,点背不能怨社会,这种鸡汤给人抚慰,但会有一个坏结果,那就是模糊真正的社会问题,它就像一剂精神鸦片,暂时缓解人们的伤痛。贾玲就是这类人。她是江湖医生,给人开致幻剂,但不分析病根,不说是谁给张伟丽们带来了伤病,而是说你努力一下就好了。但是这种人往往最受欢迎。人们过得太苦了,喜欢看点喜剧,喜欢希望的肥皂泡。

贾玲构建的是一个虚假的社会世界。这个世界是韭菜的世界,票房的世界。人们饱受收割之苦,看个电影消解一下,倒也没有什么。但是,必须有人指出贾玲的虚假。营销专家们发明了一个新词,说电影给人提供“情绪价值”。其实就是让韭菜们自愿的快乐的再被割一轮。

人们走出电影院,继续遭受真实世界的拳打脚踢,但没有人敢对你说真话。

=END=

TAG标签

回到顶部